文雨飛陽2017第十六屆蘭陽青年文學獎 徵文,開鑼了!
打開心眼‧挑戰自我 ──文雨飛陽2017第十六屆蘭陽青年文學獎 歡迎宜蘭縣內各高中高職在學學生!

目前分類:會員作品集散文類 (5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情繫三星

蘇麗春 

三星是媽媽的娘家,媽媽熟悉的景物,在我孩提時,就一點一滴滲入我童年的記憶裡。

長大後,沒想到我也到三星來討生活。曾經在三星街上的一家公司上班;轉換教職後,又分發到三星鄉大隱國小。累積十多年在三星工作的記憶,讓童年的三星影像更加清晰,而我和媽媽的生命經驗也在三星巧妙地交集。

或許是這樣的情緣,讓我對三星有一份依戀。

尤其是近幾年,每到農曆年前後,我的「三星相思病」總會發作。 

.二月瘋櫻花

每年一月,「牛鬥的櫻花開了!」像一陣旋風般傳遍蘭陽平原,不到幾天的工夫,連外地的親友也都知道了。如果再加上電視新聞的渲染,牛鬥的櫻花霎那間開遍全台灣。

l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樣桐花別樣情

鳳兮

四、五月間油桐花開得熱熱鬧鬧,各縣市不管是不是客家莊,開始辦理「客家桐花祭」,一般人都把桐花和客家劃上等號,也難怪,油桐在早年確實幫了許許多多的客家人增加一丁丁的收入,貼補了那些羞澀的阮囊,滋補一下飢餓許久的米缸;那天,陪爸爸回鄉下才發現,小時候跟著媽媽挑木炭的路,變成觀光的「挑炭古道」,採茶、砍柴的路也變成「採茶古道」「挑柴古道」,有如進入時光隧道,我們過去走的路變成了古道,人是不是也要變古人了?

對桐花的印象,停在小時候,那時家裡窮,大哥小學畢業後,雖然成績優良,老師再三鼓勵繼續讀初中,可是家裡連吃飯的米都是賒來的,哪來的錢讀書?因此,上台北當童工幫忙家計,父親則四處打零工、當腦丁焗腦、幫人家焗香茅油、顧火炭窯、幫人割稻……只要有錢賺什麼都做,而家裡最大的我也只有小學一年級,弟妹就更小了,挑水、砍柴、幫忙家計、協助媽媽的工作就落在我頭上了,猶記得媽媽在學校附近挑木炭,我就背著弟弟上學,下課後再背到操場邊讓媽媽餵奶,後來看到連續劇演出背弟妹上學的情節,心裡都會想:那有什麼稀奇?我也做過啊!想想,小時候做的事還真不少呢!不過這也為我的童年留下精彩豐富的回憶。

撿油桐籽只是眾多工作中的其中一個,那時上學要爬過一座山,再走過崎嶇蜿蜒的山路,有段路徑是上坡的石階路,路兩旁林木蔥蔥鬱鬱,到了四、五月石階上落滿白色的花朵,只要看到這個景象就知道快要進入撿油桐籽的季節了;為了早點回家挑水、煮飯、顧弟妹,下課常常是在山路上奔跑,下山的石階舖滿白花時,我三腳兩腳的蹦跳衝下石階,一腳踩到石階上的花朵不小心就會滑倒,然後一路「空嚨、空嚨」的滾下石階,爬起來哭都來不及哭,繼續衝回家,一心想的是早上媽媽交待的:水缸要挑滿水、屋後的柴火要準備好、綁在桌腳上的弟妹解下來洗乾淨……等,哪裡有心欣賞白花美不美!當時恨死那滿地害我跌倒的花朵,現在這條路變成觀光景點叫「挑炭賞桐古道」,當初媽媽挑著木炭,而小孩子就挑未燒成木炭的「炭腳」,兩三根一梱從炭窯挑到卡車可以到達的地點過磅,一擔大概十至二十公斤左右,幫著添些斤兩賺些零頭,如今走過無數次的道路,經過整理,已經脫胎換骨,不似當年的黃土小徑,這條路就像是我和媽媽的人生路,從開始的窮、困、苦,到後來的平順、甘甜,回想起來這些歷練,為往後的日子儲備了滿滿的能量,得以在十丈紅塵中翻滾不致被淹沒,想來越覺得滋味無窮。

因為油桐籽可以用來提煉防水性佳的桐油,所以會有商人到山上來收購桐籽,著名的美濃紙傘就是把桐油塗在紙傘上面來達到防水作用,另外在化學材料不像現在這麼發達的時候,也是替代油漆的重要原料。油桐其實是樹農們仿冒不成留下的美麗的錯誤。光復初期,日本傢俱市場需要大量的梧桐(泡桐),做為抽屜板材,只要能賺錢,農民一定發揮最大的動員精神,一窩蜂的種起梧桐,沒想到後來卻感染簇葉病,單純又老實的樹農開始改種質材與梧桐相類似,生長快速的油桐,認為反正都是「桐」咩!差不多啦!然而精明的日本人怎麼可能不知道,就這樣停止收購,油桐樹因此被打入冷宮棄置山林,再也沒人理它,因為沒有了經濟價值,讓它反而茂茂盛盛的活了下來,這可真應了莊子說的「無用是為大用」,才有現在每年四、五月間漫滿山遍野的油桐花。

桐花開時雄花與雌花同時綻放,落下來的是短暫綻放後的雄花,雄花一整朵一整朵的飄落,由於花朵輕盈曼妙,風一吹來,滿山遍野的白色桐花有如山林間的仙子翩翩飛舞,又如大片雪花飛落,所以客家桐花祭就常以「五月雪」做為主題意象,讓遊客腦中深深洛印那白雪紛飛的淒美印象。雄花把所有的養分留給了雌花,而雌花不像雄花一整朵落下,而是猶如母親的十月懷胎一瓣一瓣的落下,留在樹上的花蕊慢慢結成桐籽,等待瓜熟蒂落,掉落樹下的桐籽,就是一個個的銅板,可以還米錢或買文具,甚至繳學費都靠它貼補,雄花短暫的生命,只為一生一次的綻放,璀璨光華逝去留下養份讓雌花繁衍下一代,猶如風蕭蕭兮的壯士,留下淒美的愛情故事。

在油桐籽成熟的階段,上學前就要把肥料袋或是媽媽用美援的麵粉袋做成的採茶袋準備好,放學回家的途中,邊走邊把掉落在樹下、路邊的油桐籽撿起來放進袋裡揹回家,綠褐色的油桐籽放在禾埕曬太陽,半乾後它會裂開成三瓣,不能曬太乾,有點裂開就要收進屋裡,堆個一兩天,讓桐籽的內囊有點腐又不太腐、有點濕又不太濕,這時正好挖取桐籽吃過晚飯媽媽把桐籽用畚箕裝了滿滿已經裂開的的桐籽瓣,然後媽媽就像母雞帶小雞一樣的一人搬一張小板凳,再發給每人一支尖鑽子,圍坐在畚箕開始挖桐籽,蟲鳴唧唧、油燈撲爍,夜晚點的是火石燈,偶而賣了豬奢侈的買點油點油燈,那種亮光簡直媲美現在的水晶燈,雖是鄉下,六月的夜氣溫仍然高得讓人汗流夾背,那時連電都沒有哪來電風扇?夜裡,除了蚊子更多的是蟲鳴蛙叫,螢火蟲就在門口埕外的茶園裡飛舞,浪漫吧!這些事,通常是鄉下人晚飯後的休閒娛樂,說是晚飯,其實是地瓜籤多過米粒,而桌上不是蘿葡乾就是鹹菜乾,肉!是賣了豬或過年才會出現的珍饈。

l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四重溪瀑布上的怒吼

邱阿塗(逸鴻) 

一、

    這已是幾十年之前的事了,我第一次聽到母熊的怒吼聲是那麼的可怕,感受那麼地強烈……

  當時,我正在宜蘭縣大同鄉的四季國小當老師,由於當時的交通很不方便,我們差不多一個月才能回羅東的家一次,而且每一次都還要走三、四個小時,甚至五、六個小時的路,很辛苦。因此,我待在山上的時間多,放學後,或星期假日,我就有很多的時間到四季的上、下部落走走。甚至到更遠的留茂安、嘉納烏蘭,或更靠梨山的卑仔南(南山)、思源埡口,或是往深山裡走去探險。有一天,星期日的早晨,我班上一個名叫『哈勇』的學生家長一大早就來宿舍邀約我一起到深山裡一處叫四重溪瀑布下的深潭釣香魚。

  當我們走到上部落經過泰雅族頭目皮立家門前時,我發現在門前柿子樹旁用鐵鍊子拴著一隻黑茸茸樣子很可愛的小熊,脖子上有一撮新月型項鍊般的白毛,像小嬰孩般伸展著雙腳,靠在杮子樹幹坐著在啃甘藷,啃了一會兒,又拿起身旁一段樹枝敲敲地在玩著。那種無憂無慮的樣子,還有那敲打地面的動作,與其說牠是一隻小熊,還不如說牠是個頑皮小孩。

  那樣子實在太可愛了,讓我看著了迷,移不開腳步。

  哈勇看到我著迷的樣子就說:

l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千公里外的真摯友情

邱阿塗 

    四月卅日下午六時許,宜蘭發生了芮氏五‧七級的地震,是台灣今年第三大的地震;羅東最大,是四級,宜蘭市、台北市、新北市、基隆市都三級…,但,大家都平安無事。

  沒想到,數日後,住在日本廣島市的西原先生卻來信問候,家裡是否平安無事?

  西原先生是我的日本友人,姓「西原」名「忠德」,是美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投下第一顆原子炸彈的廣島縣東廣島市的人,曾經在東廣島市川上小學校及八本松小學校擔任過校長,人如其名,是一位注重倫理道德的性情中人。於民國六十年左右,透過一位林姓朋友介紹認識的好友,自從和我認識後數度來台探訪。

  第一次來台是在一九七二年,正值台灣省政府教育廳剛出版了我寫的《怎樣指導兒童課外閱讀》一書,寄來學校收藏在羅東國小兒童圖書館中,他看到了非常高興,就向我要了去,要帶回日本做紀念。那一次來羅東,我還用摩托車載著他到宜蘭、礁溪、冬山等地到處遊覽,這次宜蘭遊,一直是西原先生和我最難忘的一次旅遊,西原校長先生還念念不忘,時常在信中提及。

  之後,他因知悉我愛文學,喜歡閱讀文學名著,因此在日本蒐購了松尾巴蕉的《奧の細道》;夏目漱石的《坊っちゃん》、《道草》、《明暗》、《三四郎》;川端康成的《雪國》、《伊豆の踊子》;三島由紀夫的《潮騷》、《金閣寺》;森鷗外的《山椒大夫‧高瀨舟》;武者小路實篤的《人生論》;石川啄木的《石川啄木集》;島崎藤村的《藤村詩稿》;《室生犀星詩集》;《武者小路實篤詩集》;坪田讓治的《日本廿話集》;宮沢賢治的《風の又三郎》;藪田義雄的《詩話百話》等書籍相贈,讓我很高興的一讀再讀,對日本文學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與了解。

  他還常常寄來他家的全家福、旅行照和他帶領八本松小學校的學生參加日本游泳大賽的照片給我;我也常常把我辦理「蘭苑」兒童文學研習冬令營的成果文集,辦理「蘭陽文風」宜蘭少年文學獎、「文雨飛揚」蘭陽青年文學獎的訊息傳送給他;甚至在羅東國小任教時還鼓勵羅東國小部分學生和川上小學校及八本松小學校學生進行中日文化交流活動,交換書畫、詩文展覽。這樣,多次的魚雁往返,彼此都熟悉千里外的各種訊息。

l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YO YO · 再見!

邱阿塗 

    「YO YO · 再見!」因為妻的通知從三峽趕回來和YO YO見最後一面的三女兒雪芬和女婿貽廣,由於明晨還要趕著上班,經我一再催促才於晚十一時許回家。臨走時,還和往常一樣跟YO YO說了一聲:「YO YO‧再見!」雖然這時YO YO已聽不見了,也不會像平時那樣回應了。

  YO YO是於四月廿四日晚十時卅六分往生的,就在小女馨瑩的懷抱裡,和我們全家人的關懷注視中嚥下了最後一口氣;牠的臨終竟是那麼安詳自然,宛若要睡著了一般,讓我們全家都感到意外。小女兒這兩天因為感到牠夜裡一再咳嗽,天天抱牠去附近的恩亞獸醫院打針拿藥,回來時還哭紅著臉轉達醫師的話:「YO YO已經無救了,可能在這一兩天便會走…」不過,我看牠的神態並不像醫師說的那麼嚴重,因為牠還和平時一樣在屋裡走來走去,我們晚餐時,牠也像往常一樣逡巡在餐桌(茶几)邊巡東巡西準備撿肉(骨)仔,因此我安慰小女兒馨瑩,醫師的診斷說不定有誤,至少沒有那麼精準。

  沒想到,獸醫師這一次的斷言卻那麼不幸的神準,吃過飯後,小女兒一再地呵護擁抱著YO YO,問牠什麼地方不舒服,只見牠不住地喘,喘,然後到了十時二十分左右,很疼YO YO的三女兒雪芬抱著她的寵狗ku ki來了,也抱了YO YO一會兒,就返給小女兒抱說:「YO YO真的快不行了。」然後兩個人相擁著YO YO放聲大哭。馨瑩還不顧YO YO最後排泄出來的污穢弄髒了剛洗完澡更換的衣服,一再抽著溼紙巾擦拭牠的屁股給牠淨身,一直抽換溼紙巾,一再擦一再擦,希望牠一身潔淨地走。

  YO YO是一隻很逗人喜愛的純種白貴賓犬,全身白色絨毛,眼睛圓圓大大的,再加上一對招風耳也同樣白茸茸地非常可愛。牠是二OOO年夏,我們全家到北海道九幌賞花祭回台灣後,從貽廣好友家分來養,雪芬家兩隻,最大的叫PO ni(前年過世),最小的叫ku ki,馨瑩的這一隻就叫YO YO,三隻小狗中就屬YO YO最文靜,牠的名字是我在北海道之旅的歸途,經過大阪關西機場外側公園中看到兩隻石獅子中的一隻「代代」(日語:YO YO)而來。原來是唸去聲的,馨瑩她們姊妹卻另有所指,把牠叫上聲的「友友」,就這樣,我叫「代代」她們叫「友友」,「代代」「友友」叫了將近十一年,陪我們走了十年九個月的歲月。

  回想起牠初來我們家時,有一次回到我們瑞士花鄉老家,從客廳到三樓房間都要爬多層樓梯,PO ni牠們都矯健地四腳併攏,兩腳前、兩腳後地一階一階蹬上去;YO YO卻一腳一腳敏捷換腳上樓,那逗趣模様引得我們全家哈哈大笑,牠卻俊不愣登的站在階梯上頭瞧我們笑。另外,牠抓癢舔腳,或咬布娃娃、咬球自己玩耍,或爬伏在沙發‧矮椅子上頭墊在雙腳瞇眼睡覺的模樣,也都令人莞爾。

  而牠最讓人稱奇的是馨瑩下班回來時,必定準時站在門口等候,看到馨瑩開門進來,牠就高興地「汪、汪!」叫著繞圈圈迎接;看到我和妻從羅東回到台北時亦然。有時馨瑩因加班晚歸或出差未歸,牠都一直守候在門口不肯就睡。妻有午睡習慣,每到兩點鐘時牠就走到看電視的妻面前「汪、汪」叫,催促妻到臥房睡午覺,妻一進去臥房,牠也跟著跑進去到臥房沙發上她的位置上睡午覺,四時半一過,牠就又準時叫妻起來準備晚餐的預備工作-撿菜。

l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流轉

陳維鸚

你說曾夢見自己騰空飆車,奔向流星,正當感覺一切美好之際,方向鏡突然鬆落,啪!飛走了,其他零件輪胎、座墊……也一一飛散。當你驚覺原來是場噩夢,身體像自由落體,墜落,甚至來不及抓住風,便跌入河裡。你說,那條該死的河,害你在夢裡溺斃。

    在我成為母親後的第一個母親節前夕,也曾夢見我抱著尚未出生的孩子,在河裡載浮載沉,之後,每年這個時間,都會夢見一條河,尚未老去的爸媽,幼稚的我們,總在夢裏輪流出現。

    我們夢見的是同一條河嗎?每次夢醒時總想問你。

    這問題始終在腦海盤桓不去。你想會不會是大湖溪呢?就是在阿嬤家旁,我們經常去撈魚的那條小溪啊,那個你學會游泳的大水池。我喜歡向我的都市朋友炫耀這段童年往事,沒來過的人以為那裡是度假勝地,而我卻從沒說出真象——其實所謂的水池不過是個大窟窿,並且長滿水草;撈魚的小溪是大湖溪支流的支流,我們經常得冒著有人在上游小解的風險,而且只要遇到阿婆洗菜、洗衣就得自動讓位。

    那裡不是地圖上出現的旅遊景點,只是幾間老舊三合院、幾隻水牛、少輛的生鏽鐵牛車組合成的小村落。

    你應該也是喜歡那裡的,不然不會背著爸媽偷帶朋友去玩。幾年前,我到醫院探望癌症末期的阿公,他把你的秘密不小心說溜了嘴,不過不用擔心,已經沒有人會生氣了。

l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願意

林鳳英

王菲是一位流行音樂的知名歌手,數年前一首「我願意」非常暢銷,大家都能哼上幾句:「我願意為你,我願意為你放棄我自己;……什麼都願意~為你…」這歌詞寫的真好。我們最喜歡對另一半唱「月亮代表我的心」:那麼,我覺得這首「我願意」,就是家長對星兒的最佳寫照!

從孩子被判為自閉症起,自己好像不見了!用了三十年的名字幾乎不再有意義,周旋在醫療機構裡,我成了孩子的影子,是佳儀媽媽。數年後有一個機會再就業,我的履歷表姓名寫佳儀媽媽,學名才寫林鳳英,當時內心真是震撼!原來自己也是有名有姓,才慢慢適應用自己的名字過日子,有種重新活過來的感覺。

我喜歡音樂,也愛唱歌娛樂自己;挫折時,也用音樂來自我療傷。雖然孩子沒有語言,更不用談會唱歌,但我可以唱給她聽,更可以培養她欣賞音樂的能力。所以騎車載她時,我會唱歌與她一同欣賞沿途風光;坐火車時,我會唱歌轉移她過動的心思;睡覺前,我會唱歌與她培養親密的感情;煩躁時,也會用歌聲來撫慰彼此的情緒。因為我相信:營造快樂的氣氛,才能有良好的學習。學多學少是一回事,保持正向的情緒,才能一直走下去,路才不會走偏!

因為哥哥讀國中才開始學管樂,所以也藉機會讓佳儀接觸。既然沒辦法學樂器,就帶她去聽演奏會吧!這是一項蠻有挑戰性的功課,也沒聽過相關的經驗分享,想必這是被大家忽略的權益,或是我見識不夠。因為怕她亂跑、怕她尖叫、怕她亂說話、怕她亂出聲音、怕她坐不住、怕她不敢進去、怕她哭、怕她笑……,孩子的障礙,讓他(她)們失去了很多原來可擁有的生活樂趣,於是再唱一遍「我願意」,給自己打氣,動力也就來了。

哥哥現讀高二,回首從有念頭到現在已近四年,記得佳儀第一次到宜蘭演藝廳欣賞演奏會,她非常興奮,因為以往都是在外面公園遊玩,從沒真正進到演藝廳內。我是先聽過上半場後,中場休息時再帶她來,表演開始她持續十五秒是OK的,然後就發出聲音,於是就帶她出來走一走,(我特別選樓上門邊的位置)

第二次進去,可以維持一分半鐘,好感動喔!孩子總是讓人驚訝!內心滿滿都是激動的情緒,比中樂透還高興。

l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懷念雲海深處的母校第二樂章

黃彩玉

.辦家家酒

小時候沒有塑膠玩具,沒有農藥,生長在到處都是有機的年代。回頭看看,現在才知道那是多麼幸福的年代。

小時候在太平山,大多數人家裡都有開墾一些菜園,菜園外圍的附近也有許多矮樹林,有蕨類植物,還有刺莓、懸鉤子、竹子等許多植物。

這些植物成為我們生活上很重要的道具,寒暑假或是星期假日,小朋友除了可以到學校操場打球,我們還可三、五成群的在一起辦家家酒。

那是多麼有趣的年代,我可以幾個人成一組,當成一個家庭的成員,分別組成好幾個家庭,然後每一家的人,各自去取採集各種樹葉,花草,或是找到一些扁平的石頭。

然後在各自的家庭裡,集思廣益,以蕨類植物當作魚,把大的樹葉當作豬、有些可愛的葉子當作雞或是鴨,石頭當成盤子,將樹葉組成各種名菜,小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的做起菜來,有模有樣,充分發揮想像力。辦出一桌一桌的宴客佳餚,然後各組人馬分別扮演爸爸媽媽,帶著小朋友到別人家當客人,最後還學著大人的模樣說:「有空常來玩」,另一方也會很有禮貌的道謝。小朋友們無形中學會了人際關係的重要課題,生動又有趣,自然又平實,真是快樂的童年。

l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愛自由        

林鳳英

自從十年前臺大醫院宋維村醫師診斷我的女兒是自閉症,可能終其一生都無法痊癒,人生從此變黑白。之後每次出門都要有很強的心臟,要忍受別人異樣的眼光,及應付孩子可能出現的狀況,心理壓力非常沉重。但是反向思考:試想有身心障礙的人常出現在你週遭,假以時日,不但會見怪不怪,反而更能體諒照顧者的辛苦,而願意提供協助,社會自然形成認同,政府必能更清楚他們所需的協助及資源,因為他們就是社會的一部份,是不容忽視的!

「人必先自助,然後人助,而後天助。」這句話常常在我的生活中得到印證。因為只有在自己下定決心要改變時,別人才能幫助您改變、給您信心,然後您就會發現原來老天早已安排,機會就在那裡等您──只要您願意!這也是一直以來支持我前進的信念。

每個孩子小時候從學爬→坐螃蟹車→學走路→騎三輪車→騎腳踏車→騎機車→開汽車...,一步一步進階代表一次又一次更多自主與自由。第一次讓佳儀騎腳踏車(有輔助輪)是兩年多前的事,目的是為配合學校辦遨遊宜蘭河自行車之旅。那天風和日麗,心情很high,但我累斃了!因為她騎車、我走路,她一直騎、我一直追,三個多小時的路程,雖然腳快斷了,但是很高興又找到一項孩子的休閒活動!之後就不定期利用假日,每次一至兩小時的時間騎車出去,當然我不敢再徒步了。先從附近社區開始→宜蘭國中→火車站→中山國小→宜蘭河濱公園→宜蘭運動公園...,範圍由小漸大、路程由近至遠、時間由短漸長,能力是慢慢累積,急不來的。

當然,這中間也有遇到挫折與驚險,就曾被騎機車的老伯罵,說不會騎還出來騎,但我體諒老人家見識太少。在去年教師節決定讓佳儀騎車上下學,九月三十日是第一天實施紀念日,很謝謝光復國小特教班老師的支持,爸爸雖然擔心安全,但也願意讓孩子試試,至今經過七個多月,我很高興一切都進行順利,效益超出我的預期呢!起初要亦步亦趨的跟著,然後相離一公尺→五公尺→十公尺→而今五十公尺遠,我從機車照後鏡隨時觀察她的狀況。從家裡到學校約一點八公里,共需經過九個十字路口,其中三個是紅綠燈路口,陪她一起過馬路;另外六個是閃黃燈路口,已經可以自己過馬路。孩子總是令人驚奇,雖然還沒學會使用煞車,但自己可調整車速控制,以避免擦撞。心想:每天騎車上下學是孩子的重要一堂課,除了訓練體能(腳要踩、身體要平衡…)、還包含社會互動(看別人在做什麼…)、學習認知(靠邊走、看紅綠燈…)、社區活動(會經過黃昏市場、商店…)、提升注意力(別人會叭她…)、情緒穩定(都面帶幸福的笑容…),您知道嗎?那是一種對自我肯定的笑容;原本只能依靠別人載出門的人,一旦自己開車上路的那種喜悅與自由的感覺,是無可言喻的!雖然是四輪腳踏車,但對佳儀來說,卻是她的勞斯萊斯。

孩子的自尊感有所提昇,旁人對她的肯定則是意外的收穫,連她都可以騎車上下學,週遭的人也跟著騎車上下學,這是衍生的效益。因此也深深體會到:愛她就要讓她自由,「自由就是培養孩子的生活能力」,如此才能提昇別人對她的尊重與看法!才能真正讓孩子得到身為「人」的尊嚴及待遇,這是我想與大家分享並一起努力不懈的人生課題!

下次若看到騎車的佳儀,請投以肯定的眼光,雖然無法言語,但純真的笑容就是最好的回禮,謝謝大家!

l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框架外成就夢想、活出自我

~讀肯.羅賓森《讓天賦自由》一書有感

盧智綾

有一首詩是這麼寫的:

如果你不抬頭看天上的星星,

  你的夢就不會跟你走到天邊;

  如果你怕冒險,

  你就不會知道你的心是如何在跳舞;

l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蛻變與重生

~「羅東林場」的今與昔

                      游淑貞

羅東,老地名「老懂」,是原住民口中「猴子」的意思,非常貼近未開發前-「樹比人多,猴子又比樹多」的景象。1920年因應太平山木林業開發,設置管理太平山林業的「營林出張所」於此;羅東也因此成為木材集散中心,吸引大量人口進駐,相關產業及各項建設蓬勃發展,形成日後居縣內工商業重鎮的緣由。

「營林出張所」後易名「羅東林區管理處」,位於羅東鎮信義社區中正北路以東之場區,是本地人口中習稱的「羅東林場」。以「竹林驛」火車站、貯木池為中心,四周圍以員工宿舍。占地約七公頃的廣大空間,一直是當年生活在此地的大人、小孩以及鎮內居民,晨昏納涼、散步、釣魚、嬉戲的地方。這裡盛載著許多人的回憶,也埋藏著當年開發太平山林場時所有的血淚與辛酸--遠離林場邊上,沿著森林小火車軌道旁,孤立的是一間平常不開放的小木屋,那是終年以山為家的鋸木工人,在伐木受傷或罹難之後,由小火車載運回來暫厝的地方;多年後,仍是許多人心中永遠的傷痛禁地。

白鷺鷥經常飛臨的貯木池畔,春夏間開放著白色野薑花、黃色蒲公英,秋冬時落葉滿地。居民與遊客常常坐在草坪上,聆聽不遠處羅東火車站進出的火車汽笛鳴聲,一起猜測火車來往的方向及掛有多少節車廂?而打賭跳躍過池內滾動的原木那種驚險與刺激、以綁上蚯蚓的棉線來釣蝦的樂趣;中秋夜晚舉家坐在池塘邊,拿著蒲扇,邊揮走襲人的蚊蠅,邊聊天,在不時興烤肉的當時,反而有著聊不盡的話題,讓全家人更親近;這些點滴過往,永遠停留在羅東人的腦海中,成為彼此共同的記憶。

1980年代,太平山林業停止開採,鎮內鋸木工廠、製材所也相繼停產、歇業,或轉型為各類傢俱、加工廠。「羅東林區管理處」於近年積極規劃並配合社區整體營造,將荒廢式微的林場逐步轉型為「羅東林業文化園區」;以兼具自然與人文之美的林園景緻,朝向休閒觀光經營的模式,重啟林區的發展新契機。一度荒廢的羅東林場,經過多年休養生息及有計畫的更新經營之下,池中的魚、蝦、水生植物取代了蔓生的布袋蓮、浮萍。傾頹的「竹林驛」重新修築,鏽蝕斷裂的鐵道枕木、蔓草叢生幾近荒蕪的木器工廠,也在修茸後,重拾往日容光。新舖的枕木步道伴人繞池而行,功成身退的昔日森林小火車,髹漆彩妝後,與數座大型檜木藝術雕刻作品,依靠在園區一角,陪伴林聲鳥語、日昇月落。林中深處新蓋的涼亭,浮映火車身影的水池邊,是黃昏休憩低語的好地方;園內一處闢建成水生植物養育及動植物鳥類棲息的生態區,讓來往小孩連聲讚嘆,驚呼不已。今天的羅東林場,煥然如新生,搖身一變成為候鳥來去、魚蝦優游、花木扶疏的一處觀光休閒景點,更是新人拍攝婚紗照、儷影處處,一生一世相憶的地方。

蜕變與重生後的林場,延續羅東人的舊往記憶,結合「歡樂宜蘭年」、「羅東藝穗節」、「太平山『太平詩路』」等各類動、靜態活動,逐步架構出在地人嶄新的生命體驗。復甦後的林場,展現了旺盛的活動力,在雪山隧道通車後,連結烏石港、頭城農場、礁溪溫泉、五結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冬山清水公園、蘇澳冷泉形成帶狀風景線;吸引各地慕名而來的觀光客,爲宜蘭縣的在地文化與觀光產業注入新的活水。

l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夏安.1977

~告別那棟曾是圖書館的輔導中心大樓

游淑貞

    走進校門後,右轉。沿兩旁矗立著高高的椰子樹,那一列人行道走去,我,在那裡等妳;你微帶淺笑著說。那是1977年晚春,距離聯考109天。

    你說的地方,我知道。那是獨立在圍牆邊角落的一棟建築物,正門口,嵌鑲著大大的「圖書館」三個古銅大字。臨晚時分,就著微弱路燈,我循路走去,我們相約在自修室唸書。三三兩兩走進的人影,透過燈光映照,拉長在路面上,影影綽綽,時分時合。

    像麻雀覓食般,跳躍穿梭過草地與人行道,我走進自修室,坐進你為我預留的位置,轉頭對著早早坐在旁邊的你,相視一笑。那一刻,一樣面臨大學聯考壓力的我們,有著並肩作戰,對抗風雨的勇氣與默契。

    那樣的默契,在時隔33年後的現在,是否安在,我不知道。高中畢業後的我們,像分飛的雛鳥,天各一方,未曾再見。重回羅東高中母校任職的我,每回走進早已改為學生輔導中心的當年圖書館內,偶而面對心中曾有過的觸動,常讓我有著斯人已遠,獨留我在2010年夏天,佇立在故人舊地的感懷。面對即將拆除重建的輔導中心,四下無人,回顧張望,心中隱約有著悵然與不捨,那不是一棟即將拆除的舊樓,那是我年少曾擁有的記憶寶庫,收藏著我的悲喜與哀樂。當年,面對「一試定終身」的聯考,彷彿所有的青春想望,完全寄託在紅、藍色的分數下,那是怎樣的一段隱晦歲月,讓人不忍回溯,又難以抹滅。當年的圖書館,成為當時清一色穿著卡其制服與裙褲,頭戴大盤帽及船形帽的我們,「三更有夢書當枕」螢窗夜讀的共同記憶。

走進單層樓的圖書館,入門左邊是一方小小的自修室,右手邊則是圖書室。走進圖書室前,必須通過一道半弧形貼著咖啡色木紋皮面,像極旅店櫃檯的借覽登記桌;桌子後面通常坐著低眉垂眼,手中忙著翻閱書刊,面容嚴肅,不茍言笑的管理先生。高三生幾乎難得借書,每每經過陳列架時,發現新上架的「皇冠」、「讀者文摘」、「古今文選」等雜誌、期刊時,總會駐足,偷偷翻看。或者偶而忍不住苦讀的枯燥與鬱悶,毅然抽出一本,不顧四周圍愀視的眼神,輕手躡足移往櫃檯前,細聲細氣,帶著些許愧疚與不安,決然勇敢的向管理先生說出:「麻煩您,我想借這本書」。當下,靜默的空氣中,彷彿浮蕩著一首交響曲般,四面八方開始響起樂音,我的心,開始飛揚,臉上漾出漣漪般的笑容。我還記得,櫃檯後,那張鼻樑上垂掛著老花眼鏡,額頭皺起抬頭紋,透過鏡片,提眉抬眼看我的那張臉,眼神初而帶點被打擾的微慍,繼而釋然般,展眉一笑的對我說:「聯考快到了,可別忘了多讀書。畢業前,別忘了還書喲!」,那張臉,直到我1987年1月回校任職時,還是沒忘了。多年後,當年的管理先生已成為文書組長,我也才知道他還是一位愛好文藝,善於寫作,文章還曾被收錄登載在知名的「讀者文摘」裡。

l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再見李潼

          游淑貞

習慣邁開大步,行進間,彷彿風捲過般的李潼的身影,消失在2004年冷風乍起的12月,轉進人生另一個街角;所有人,都跟不上他的腳步,像許建崑教授說的:「自詡要以不同的寫作形式與風格,領頭走在創作路上;不斷努力創作,不斷超越別人的李潼,最終,不僅遠遠超過其他人,甚至走得太急了!一下子就跑到20年之後的世界,讓家人朋友真的是措手不及,永遠也跟不上他的步伐,走不到他身處的世界」。

然而,在那消失的人生街角處,轉個彎,那個頑皮的大孩子李潼,卻時時不忘冒出頭來,向許多人打招呼。不,應該說:這些人,真的是太忘不了李潼其人其事。就像2009年的3月29日,我們用整整一天的光景,透過許建崑教授、張子樟教授、蘇麗春老師、陳穎川老師、還有李潼最親愛的家人祝建太老師、賴以誠…,在每個人的敘述與講解中,熟悉的李潼回來了!像過往坐在我們其中一般,不時大笑,不時手舞足蹈,不時與我們爭論著他所熱愛的文學。

是的,生命何其巧妙。透過文學,李潼與我們又見面了。謝謝許建崑、張子樟教授等人的的講解與分析,帶領所有人一同進入李潼的創作世界,我很珍惜這樣的機緣。

許建崑教授點出了李潼創作的「在地書寫」,與作品中所呈現出來的「未來願景」,是李潼無可取代的特色。許教授以系統性、有組織的將李潼的各個寫作時期、文字結構、人物角色、敘事風格、寫作形式及其中所蘊含的人性關懷與歷史意識,在在用精準的字言來呈現出:我們所熟悉或不熟悉的李潼所獨有的一面。

蘇麗春老師談的則是另一個文學的李潼、故鄉人的李潼、作為朋友般永遠像大孩子的李潼。娓娓道來時,有著飽滿的感情,是溫暖的、親近的、柔軟的那一塊,以貼近女性特質的一種角度,來為我們談她所熟悉的李潼。

張子樟教授的「尋找李潼的八分之七」,非常有意思。他以余光中所譯的「雪晚林邊歇馬」,來對照原作者Robert  Forst的原文,從中分析該詩抑揚格的形式、欣賞的角度及文學結構基本的四種類型,以四段影片明白告訴我們何謂「冰山理論」,以及羅蘭.巴特的符號三個層次:外延、內涵、意義的相互主觀等理論,同時切入他與李潼的文學交往及分析李潼的少年小說特色。可以說他的講說,是立體的、三維的,也是有聲音、有光影的。

l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說:
找出99年參加家庭教育中心的徵文作品。
這篇文有幸得到當年徵文的第二名,個人覺得很常榮幸,也給我的寫作打了濟強心針,

時空網絡

那時,在南部參加研討會,接到弟弟的電話:媽媽不舒服,到醫院檢查說是胃癌末期,只剩三個月!我有如雷擊般的呆立,不會的,她從沒說過胃痛之類的話,只有一次,就那麼一次,她說胃悶悶的,到巷口買了胃乳,從此,她的胃乖得像她一向的沈默!

二天的會議結束,我回家看您,您神采奕奕仍是笑容滿面,於是我想:醫生誤判了。我不相信,您堅韌的生命力,會如此被宣告,您生命的步伐,會如此被阻擋,因此,我仍維持著正常的日常生活作息,我想,等我辦完成果展,我就可以請假陪您回鄉下走走、看看老鄰居,您一向為別人著想,所以您一定也會配合我。

接著您二度入院,半夜的病危通知、放棄急救簽署,讓我們的理性與感性拔河,夜裡一點,弟弟的簡訊:醫生要我簽署放棄急救切結書,我讀出那無奈與惶恐,於是叫了計程車直奔醫院,車上,淚水就像車在高速公路一樣的奔馳,司機彷彿感受那焦心,油門壓上了重石直往那徬徨的紅心噴射,癌末要不要急救?忍住不捨、忍住刀割的痛,面見醫生:要不要插管?不插管就要簽「放棄急救同意書」,那是對人性的凌遲,抖著手簽下,我們不忍您在生命的最後,還要受此苦楚,於是您開始安寧照護,我開始偷偷錄下您的身影、聲音,夜裡十點下班後趕赴醫院陪您,這時感受陪一天賺一天的無奈,我們在跟死神搶時間,我卻徘徊在要不要告訴您的矛盾裡!最終,我還是沒有告訴您,您只剩三個月不到的生命!

l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朋友們,小心囉!育芸要來吃你了。

把你心裡那根「若有所思」的心絃吃掉。

這是育芸參加「閱讀簡媜」徵文比賽的首獎作品。

(連續兩次得首獎,真是驕傲呀!)

 

吃,朋友。

 

一桌珍饈,一個故事!八次盛宴,八個說故事人,帶來八個感人肺腑的生命故事。簡媜的《吃朋友》,讓人流口水,也讓人流眼淚。

l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育芸這篇文章是參加教師會「懷念李潼」徵文首獎的作品,請大家用眼淚欣賞。   

     2009年3月28日一陣旋風驟起,小幽浮三臨望天丘,送李潼回家來。

    幽浮的降落激起地表塵土向上飛揚,渺茫雲霧漸漸散開時,帥氣的李潼臉上帶著那慣常的招牌笑容,看著望天丘上老老少少的一群粉絲讀者,熱情的揮揮大而厚實的手掌打招呼:「嗨!好久不見!」

趕緊回答:「再次碰面,您好!」。

應答完畢的,悄悄靠近穎川並輕聲詢問:「看見嗎?」。

「看見啥?」穎川疑惑的回答。

李潼啊!」小聲的說。

「穿著白色唐裝的李潼,站在那兒向大家揮著手,說:嗨!」

l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白,是羅東運動公園的一隻流浪狗,一身的顏色,白黑相間,但白色佔大部份。為了呼叫方便,就取名為「小白」。

牠與阿祐混得很熟。每天下午四點半左右時,阿祐一定會來棒球場前的大橋下運動。牠見了,不管距離多遠,都會立即奔跑濄來,靠在阿祐身邊,不斷搖尾,表示無上喜悅。阿祐便伸出手,摸摸其頭,拍拍其背。牠滿意人類給予這種安撫,像可以在其中得到許多的安慰與鼓勵。

阿祐持續做「八式動禪」,牠柔順地伏臥在旁,似在侍候,也似在依賴。阿祐離開了那個場合,牠才怏怏地走到他處去。

朋友見了,詫異也問:

「這隻狗是你養的?」

「不是。」

「你常送東西給牠吃?」

「一次都沒有。」

l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阿祐帶領一群學生,到頭城鎮天公廟旁邊的海邊,舉行校外教學。

他們下火車,沿著公路行走到天公廟門前,再越過鐵軌,覓著小路向海邊走去,大約需要五百公尺的路程,才能到達目的地。

這是一個炎熱的夏天,火傘高張,熱得讓人受不了。前面已沒有路可尋了,同學們脫下外衣,背著背包,在崢嶸的大小石頭上跳越而過,如一群活潑、躍進的小山羊。他們一番努力後,終於踩在柔軟的海灘上。美麗的浪花打在岩石上,飛濺身上。眺望遠處,碧海連天。龜山島聳立波濤中,如一位將軍鎮守頭城鎮,威猛無比。

滿頭大汗了,大家各自找地方歇息去。精力充沛的同學馬上玩起來,紛紛捲起褲管,在淺灘的岩石旁捉螃蟹。

隨隊而至的冰棒小販,被同學們團團圍住,生意興隆,忙得不亦樂乎。同學們也愛上了冰棒,吃完一支又買來一支。反觀一旁的老人,提著裡面裝有許多貝殼的籃子,來回兜售,腳步蹣跚;可是卻無人問津。他在同學們的面前晃動貝殼,叫賣著:

「一個只賣二十元,要不要?」同學們看了看,搖搖頭地走開,到那邊買冰棒去。

好可憐的老人,抖著微弱的聲音,來來回回售著,奈何同學們的鈔票依舊不願花在這個上面。

阿祐看在眼內,大為老人擔心。如此生意,怎能生活?賺不到錢,豈不是要挨餓?這麼大歲數,不在家中貽養天年,卻在外面奔波,何故?難道有不得已的苦衷!是,一定是。

l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作者簡介:

林靜宜

1966出生於利澤老街

就讀天主教堂的利澤托兒所、利澤國小和國中

曾服務於財政部國有財產局宜蘭分處、宜蘭縣政府秘書室新聞課、行政院新聞局國內新聞處、新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

 

利澤老街的幸福年代

1966年我出生於利澤簡的利生醫院,從50年代到60年代之間是利澤老街最繁榮的年代,那個時候利澤港尚有河運往來,公路運輸也還便捷,永安宮媽祖廟的香火鼎盛,利生醫院醫術高明是鄰近村落人們生、老、病、死的依靠。老街市集非常繁榮,天一亮菜市場就人聲鼎沸,利生醫院門前排隊掛號的人潮不斷,而對街利澤戲院等待排隊看戲的人潮更讓利澤老街充滿活力。利澤簡是昔日宜蘭溪以南最重要的商業集散地,貨物從碼頭上岸,帶來絡繹不絕的人潮與繁榮,戲院、醫院、理容院、美髮店、布店、南北雜貨五金行、長春中藥房、恆足堂中藥房、信隆百貨商行、製冰工廠、種鴨孵化場、腳踏車店、磚窯廠、鼎順行糕餅鋪、水果商行、雞鴨飼料的大盤商、雜貨店、金紙行、西裝裁縫店、麵食店、碾米廠、齒科模型店林立,這些都是利澤老街傳統的經濟產業。

l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年夏天除了酷熱,讓我感受最不同的,便是鐵漢般的老爸,展現出柔情的一面。

老爸向來嚴肅,表現在起居的規律,衣食的儉省,和強烈的主觀;因此我們從小就敬畏老爸,把他和不苟言笑畫上等號,即使七十多歲了,仍是個名副其實的酷老爸。

但老爸的形像,因為這件事而讓我們改觀。

那天經由老媽的轉述,說老爸想去平溪鄉的十分村。我們不太清楚老爸的完整目的,只聽老媽粗略地談到他想去探望恩人;原本我因忙著工作感到有些為難,聽說是什麼恩人,而直覺該載他去。

和妻子開車載著老爸老媽,從宜蘭出發,經蔣渭水高速公路,下石碇交流道,在群山間七彎八拐才進入平溪鄉。進入平溪鄉後,老爸開始左右張望、東指西點,說以前搭火車在哪裡下車,走多遠的山路,爬多高的陡坡,才到做工的媒礦場;回宜蘭時也是歷經一番曲折。

原來,應該是四十年前了…。民國五十年代,我出生不久,家裡窮,老爸利用農閒隻身來平溪當煤礦工,在一戶姓簡的人家裡住了幾個年頭,衣食都由簡家人料理。雖然以前聽過老爸提起挖礦的事,但總輕描淡寫,不像這時聲頭變大、眉飛色舞的樣子,好像他又回到年輕力壯時,肩起包伏,為家人出外打拚的情形。我想這會兒老爸一定是往事歷歷,內心充滿驕傲感吧!

老爸說幾年前來看望恩人一次,但不能確定是哪間房子,只記得在一座廟前。到了十分村,我們繞了一圈狹窄的十分街上並沒找到。再繞一圈時,老爸急著下車問人,找到了媽祖廟,再問左鄰右舍,找到了那棟樸素的房子;經一位鄰居幫忙,尋回在附近菜園裡的簡老太太。

「我啦!阿春啊!」老爸一看見老太太便出聲向前迎去,握著老太太的手。我們被引進客廳坐下寒暄。老太太說她八十幾歲,眼睛不好,但認得老爸的聲音。兩人便談起昔日種種,互問子女狀況。老太太有七個兒子、四個女兒,都成家在外,假日會回來探望。平時則有一位29歲的印尼籍看護與她住在一起,照顧她的生活起居。我問客廳牆上掛的遺照,是否為簡老先生 ?老太太說先生已過往十多年了。老爸盯著照片,斷斷續續說著往事,眼眶竟有些紅潤。菊英轉開話題,問看護來多久,方言說得如何?

l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