蛻/游 晉

有些事情彷彿是冥冥中注定般,在生命的旅程上等著我們,當我們遇上這些事情,會有種相見恨晚,性靈契合的感覺,對我來說,加入辯論社,即是如此。

有些人認為,辯論根本就是邪門歪道,盡是逞口舌之快,如戰國時候的公孫龍——白馬非馬的悖論,氣焰囂張的找碴卻又能洋洋灑灑的說出一大篇歪理,讓別人把拳頭握的喀喀響卻也莫可奈何。

但是非也,詭辯之道只有在戰國時候對沒讀過書的張三李四有用。對廿一世紀高中生而言,辯論可是門挑戰大腦極限的學問!邏輯要清晰,思考要精明,並且時時刻刻把眼光拉到旁觀者的位置,否則只會一味的被對方牽著鼻子走;還要有迅速的反應力,要不然對方說出一個嶄新的論點時就只能露出茫然的表情鬱卒下台;而且,更要隨時保持理性,不然就會發生輕易被對手賣掉,卻還在幫對方數錢的窘況。

擁有了以上條件後,還有一項不可或缺的,缺了這一項,就算具備所有條件,仍然不能成為大家!就是「輸」的氣度。當對方的理論顯而易見的技高一籌,就要承認,否則死纏爛打的就不叫辯論了,那叫無賴!

太早放棄認輸,是示弱的表現。堅持到最後一刻,也不代表做得很好。每回合交鋒卻僅僅是短短的三分鐘,稱其為「挑戰大腦極限」真不為過。

說來也幸運,我不僅參加了辯論社,還雀屏中選為世新大學舉辦的辯論比賽「舍我盃」的選手,讓我體驗到了何謂「世面上的」辯論比賽!為了打練習賽,出去辯論比賽一定都要提前好多天準備。這非常合理,因為如果不打練習賽,就會永遠活在自己的圈圈中,既不知道新的論點又會自我膨脹,認為所有關於題目的論點就這麼多了,不會再有新東西了,當萌生了這種想法,那麼就該放鞭炮慶祝了,因為這恰意味著思考邏輯正逐漸地蛻變為井底之蛙。

 參加了這次辯論賽還有一個全新的體驗,就是跟同學們完全自助地住宿在外,但這完全不同於畢業旅行的歡樂:晚上沒有派對,回房間更不能打枕頭戰……住宿的晚上其實是非常不要命的,我們不但要想出更多的論點(一場盃賽不只一個題目),有時候午夜鐘響過後,還要接練習賽,畢竟有得打就偷笑了。熬夜是必然,一點睡是做夢,兩點睡是奢侈,最輕鬆愉快的時候,大概就是所有人都想到腦袋抽筋,再出現某位勇敢人士大吼:「好煩呀!我們去買咖啡吧!」然後就一群人深夜跑去附近超商補給宵夜的時候吧。

出來當然還是要有個擔任指導老師任務的人,我們請到了以前的學姐來帶我們,在熬夜榨乾自己的時候,腦袋都會莫名其妙的退化,絞盡腦汁想卻只能想到千篇一律的老梗,沉默良久好不容易蹦出了一個新論點又往往被學姐輕易攻破,這樣一來二去,只要是人腦都會受不了,於是過沒多久,注意力就不集中了,專注的事從原本的辯題變成明天的早餐是不是又要在便利超商裡解決……

就拿這次的辯題來說吧——「社交媒體是促進(或傷害)人際關係」,看似簡單的是非題,真正要做文章就會變成夢魘:怎樣算是社交媒體?僅限數位的嗎? MSN僅能通訊的算嗎?促進又該怎麼定義?人際關係又算什麼?人與人的互動?還是僅限於口頭交流?

並不是簡單的按照一般的認知來定論,是要依照己方最容易深入做文章的思考模式來下結論,也就是說,事出必有因,決定了答案還要解釋為什麼。

最迷人的部分也就是這一塊了,我們可以進一步了解自己的既有的思考的盲點。因為當心中冒出了想法,自己要以旁觀者的角度來審視,盡可能去攻擊這個想法,就會發現自己的矛盾處,當達到「問心無愧」的境界時,也不意味想法完美無缺,可能單單只是自己還有盲點沒發現而已。

因此,學辯論通常都還有一個糟糕的通病,就是咄咄逼人、目空一切。如果不改善,最後就會變成只是囂張的耍嘴皮子。千錯萬錯自己絕對沒有錯。但若看到真正的高手,如兩岸大學生的較勁,就能發現那高手過招的理直氣和,不疾不徐。

這次比賽,我深刻的學到這層道理。

舍我盃是單淘汰制,參加的人,如果去掉學長姐,包括我共有五個,剛好全部都是同班好友,可是一場比賽是四人上場,扣掉一定要兩位學長上場,我們五個人搶兩個名額,但是這兩個名額不能用輪流的,因為我們五個人還是有實力差別,為了贏,我們必須選擇較強的兩位上場。

一直到比賽結束,我都沒有上場,但是我認為,我們五人的實力是差不多的。我對上台打辯論也有渴望,很遺憾,前三場都是同樣的兩個人,裡面都沒有我,而我們剛好在第三場敗下陣來。

社長在我們啟程前曾語重心長的對我們說:「這大概是我最後一次打辯論賽了」因為有不成文的規定,往後大部分的盃賽都是讓我們這些稚嫩一年級菜鳥脫胎換骨成二年級學長的磨練,他這次如果沒拿到冠軍,就再沒有機會了。

這次輸了,我無法欺騙自己的不甘心,永遠只能觀摩,自信的能力也被輕易碾碎。打辯論的付出與收成似乎不成比例,我們熬夜爆肝卻輸了,似乎握有較多資源的大校就比較有勝利機會,像這次有些大校能請比較多指導老師,不同題目還分派不同人參加,這樣就不會有精神不佳導致戰力折損的情形。

但是怪天怪地沒有用,之前學長們還是有實力打到前四強,我能夠雙手一攤說別人財大人多,我們不可能贏嗎?連自己都騙不過了,又怎能拿來當藉口,如果熬夜拼命能夠贏別人的專業分工,心中絕對只能用「爽快」來形容,況且比賽時重要的是臨場反應的思辯與口條的表達,如果準備的很周詳上台卻不知道該怎麼攻防,那準備又有什麼意義呢?

當初我覺得沒用輪流或抽籤決定誰上場很不公平。但是,當能冷靜下來以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待,才知道自己以蠡測海的可笑與以管窺天的淺薄。

凡事要以大局為重,我們出來比賽的目的就是要獲勝,大家都在進步,如果還把自己鎖起來,一廂情願的認為天空就跟井口一樣大,那麼,哪怕是老鷹飛下來,也不能將我帶出井底。

每個人在社會中都是配角,只有對於自己的生命才是主角,但是我們往往都以主角的眼光看待自己,到頭來只換來無數的失落,使自己變成黯灰色,當我們認為世界都太膚淺了,為什麼生命中的卞和遲遲未到?我們也要反思,自己真的是絕世璞玉嗎?

眼睛不大卻能覽遍世界,只要我們旅行;心靈無形但能接納學習,只要我們謙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lwa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